技術文章
日常維護:每天儀器使用前,操作人員要對儀器進行外觀檢查,查看儀器表面是否有灰塵、污漬,儀器的按鍵、顯示屏是否正常。同時,檢查氣路連接是否牢固,有無松動現象,打開氣體鋼瓶閥門,觀察壓力表讀數是否正常,確保氣體供應穩定。儀器使用結束后,要及時清潔儀器的進樣系統,對于液體樣品進樣管路,可用適量的溶劑(如正己烷)進行沖洗,去除管路內殘留的樣品;對于固體樣品進樣裝置(如樣品舟),要及時清理殘留的樣品殘渣,并用干凈的紗布擦拭干凈。此外,要定期(一般每周一次)清潔儀器的光學系統,如紫外光源窗口、光電倍增管接收窗口等,使用專用的鏡頭紙輕輕擦拭,去除灰塵和污漬,防止影響光信號的傳輸和接收。
定期維護:每月要對儀器的燃燒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,查看燃燒爐的加熱絲是否完好,有無斷裂現象,燃燒爐的溫度控制系統是否正常,可通過設定不同的溫度值,觀察儀器是否能準確達到并穩定在設定溫度。同時,檢查氧氣、氮氣的過濾器,若發現過濾器內的濾芯有明顯的雜質或堵塞情況,要及時更換濾芯,確保氣體純凈,避免雜質進入儀器內部影響檢測結果。每季度要對儀器的電路系統進行檢查,打開儀器的機箱,查看內部的線路連接是否牢固,有無松動、老化現象,檢查電源模塊、電路板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,若發現異常,需及時聯系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處理。此外,每年要對儀器進行一次全面的校準和維護,邀請專業的校準機構或儀器廠家的技術人員,對儀器的各項性能指標(如檢測精度、重復性、線性范圍等)進行全面檢測和校準,確保儀器符合國家標準和檢測要求。
檢測結果不準確:這是儀器使用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故障之一。首先,應檢查標準曲線是否過期或線性相關系數不符合要求,若如此,需重新配制標準溶液,繪制新的標準曲線。其次,查看樣品處理是否得當,樣品是否存在污染、不均勻等情況,若樣品處理有問題,需重新處理樣品后進行檢測。另外,儀器的光學系統若受到污染,也會影響檢測結果,此時需清潔紫外光源窗口、光電倍增管接收窗口等光學部件。還有,燃燒系統的溫度是否達到設定值、氣體流量是否穩定等因素,也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,需逐一檢查并調整至正常狀態。
儀器無熒光信號或信號微弱:出現這種情況,首先要檢查紫外光源是否正常工作,可通過儀器操作軟件查看光源的強度指標,若光源強度過低或無光源輸出,可能是紫外燈損壞,需更換新的紫外燈。其次,檢查反應室是否有泄漏情況,若反應室泄漏,會導致二氧化硫氣體泄漏,使熒光信號減弱或消失,需檢查反應室的密封件(如密封圈)是否老化、損壞,及時更換密封件并重新密封反應室。另外,光電倍增管若出現故障,也會導致無熒光信號或信號微弱,此時需聯系專業維修人員對光電倍增管進行檢查和維修,必要時更換新的光電倍增管。
儀器報警(如溫度報警、壓力報警):當儀器出現溫度報警時,首先檢查燃燒爐的加熱絲是否正常,若加熱絲斷裂,需更換加熱絲;若加熱絲正常,再檢查溫度傳感器是否故障,可通過測量傳感器的電阻值判斷其是否正常,若傳感器損壞,需更換新的傳感器。當儀器出現壓力報警時,先檢查氣體鋼瓶的壓力是否充足,若鋼瓶壓力過低,需及時更換鋼瓶;若鋼瓶壓力正常,再檢查氣路是否有泄漏,可使用肥皂水涂抹在氣路接頭處,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,若有泄漏,需緊固接頭或更換損壞的氣路部件;此外,氣體流量控制器若出現故障,也會導致壓力異常,需檢查流量控制器的工作狀態,必要時進行維修或更換。
關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