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GB/T11143 液相銹蝕測定儀操作指南
想要準確使用 GB/T11143 液相銹蝕測定儀,獲得可靠的檢測結果,就需要嚴格遵循規范的操作流程,下面為你詳細介紹具體操作步驟。
一、準備工作
首先,準備好干凈的玻璃試管、標準金屬試棒、試樣(潤滑油等待測液相介質)、蒸餾水等實驗材料。對金屬試棒進行預處理,先用砂紙仔細打磨其表面,去除氧化層和雜質,使其表面光潔;再用合適的溶劑(如石油醚)清洗,去除打磨殘留的碎屑和油污,最后用干凈的綢布擦干備用。同時,將玻璃試管用洗滌劑清洗干凈,再用蒸餾水沖洗多次,確保無洗滌劑殘留,放入烘箱烘干。此外,還需檢查儀器的恒溫水浴溫度控制系統是否正常,空氣通入裝置是否連接緊密、無漏氣現象。
二、試驗設置
向烘干后的玻璃試管中倒入規定量的試樣,一般為 38ml。將處理好的金屬試棒懸掛在試管內,確保試棒浸沒在試樣中。接著,用移液管準確加入 3ml 蒸餾水到試管內。將裝有試樣和試棒的試管放入恒溫水浴中,設置水浴溫度為 60℃,開啟溫度控制裝置,使水浴溫度穩定在設定值 ±1℃范圍內。連接好空氣通入裝置,調節空氣流量,使其穩定在 100±10ml/min,打開空氣通入開關,開始計時,試驗持續時間為 24 小時。
三、試驗過程監控
在試驗過程中,操作人員要定時觀察恒溫水浴的溫度顯示,確保溫度始終保持在規定范圍內。同時,留意空氣流量是否穩定,若出現溫度波動或流量異常,要及時排查原因并進行調整。例如,溫度過高可能是溫控系統故障,需檢查加熱元件和溫控器;空氣流量不穩定可能是氣路堵塞或調節閥故障,要清理氣路或檢修調節閥。
四、結果判斷
試驗結束后,小心取出金屬試棒,用濾紙吸干表面的液體,仔細觀察試棒表面狀態。如果試棒表面無銹斑、腐蝕痕跡,判定試樣的防銹性能為 “無銹";若試棒表面出現少量分散的銹點,根據銹點大小和數量,按照標準分為 “輕銹"“中銹"“重銹",以此評估試樣的防銹能力,為后續選擇合適的液相介質提供參考依據。